在學校,如果不是刻意去找同事
有時還真是連面都碰不著
那天,往集合場路上遇見了之前也是教低年級現在任高年級的老師
我問:『如果再讓妳選擇,妳會選低年級?還是高年級?』
她說:『高年級,我會選高年級~』幾乎是不加思索就回答了
我問:『為什麼呢?』
她說:『高年級的孩子事情說一遍就好,不用一直重複說~』
她說:『雖然課程比較難,備課時間也長,可是教起來不會比低年級累。』
真是欣賞她呀!現在老師每一輪都會因為教師編配辦法而更動年段
我是毫無勇氣去高年級任教的,因為我的『數學」很爛
隨便拿一張高年級數學給我試試,我可能都在『不及格』範圍繞
而去年當她知道自己的分數可能會剩下高年級可以填時
就已經看她時常拿著高年級課本在看了。能有這樣的精神,令人佩服
果然,此刻~~她已經適應高年級的生活,並且覺得很不錯
有時『得』『失』之間實在是很難衡量的
後來,升旗過後~她又走過來跟我說話
她說:『補充一點喜歡高年級的原因。家長比較不會囉唆和關注太多』
我說:『嗯~低年級家長對孩子是抱持著無限希望的~』
真的是這樣。孩子在剛讀一年級時,家長總是『希望』滿滿
年級越高…家長也漸漸明白自己的孩子能有幾把刷子
年級越高…家長也漸漸清楚孩子的老師能給幾把刷子
所以,反而容易取得一個平衡點
低年級的孩子,是所謂的『啟蒙』
我總抱持著『視如己出』的精神,去帶著自己班上的孩子
我很護著孩子,也很愛著孩子,更重要的是,我還很『專業』
所以,我會告訴家長『相信我』就好,我就可以帶著孩子過很棒的低年級
可是,現在好像很難讓家長相信老師~相信老師可以這樣愛著他的孩子
所以不時的會有一些質疑。我想~是我的問題
我對教育,對孩子的愛太過飽滿和剔透,禁不起一些困惑
也有可能是跟家長的年齡差距越來越大,所以有了『代溝』
總覺得現在家長的思維和對話方式都是比較站在自己立場去想事情
以前,我會試著跟家長溝通。因為我知道什麼是好的
現在,我會接受家長的說法。因為家長認為這是對的
做『好』的事情要付出相當的情感和智慧和勇氣
做『對』的事情容易多了卻更可以得到家長的認可呢
睡不著,想到了這些~寫到這裡又累了。跟你分享朱德庸的漫畫
然後,晚安